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招生简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石牌高校区,成立于1957年,原名广东民族学院。学院现有民族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系统理论四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现已招收182名硕士研究生。2010年拟招收硕士生80名,面向全国招生,热忱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
一、报考条件
(一)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3)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a.国家承认学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与报考专业相近的领域工作不少于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b. 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合格5门以上(必须由大学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二)学院可面向全国接收应届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请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与我院研招办联系。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交费和验证相结合的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09年9-11月,具体安排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一般为9-10月,第二阶段现场确认一般为11月10-14日。
报名地点:考生网上报名网址为http://yz.chsi.cn/(教育网)、//www.upkingsland.com(公网),现场确认地点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指定的报名点。
(三)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自负。
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科目
初试科目一般为四门(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三门),政治、英语、数学(一、二、三、四)、职业技术教育学的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余业务课科目由我院自行命题。
(二)初试时间与地点
初试时间:2010年1月,具体时间由国家教育部指定;
初试地点:全国统考生由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安排考场。
(三)复试和体检
我院将于2010年3月初公布成绩,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及是否具备复试资格。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4月中下旬,具体说明如下:
1、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能力面试等。
2、采取笔试、口试、实验、计算机操作测试等方式进行复试,各专业复试笔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所有考生在参加复试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以及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携带学生证及复印件、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
4、同等学力的考生还需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5、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需在复试阶段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学习年限
我院硕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
五、其他事项
1、考生报名前请处理好与所在单位的关系。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我院将不负责任。
2、考生填报志愿时必须写明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便能及时、准确地接收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
3、我院2010年最终计划招生人数以国家实际下达的的计划为准。
4、有关招生信息请随时关注研究生处主页,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我处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请考生经常上网了解我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事宜。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招办(办公楼614)
邮 编:510665
联系电话:020-38256458,020-38265567
传 真:020-38256458
联 系 人:杨老师 张老师
E-mail: gsyzb@gdin.edu.cn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主页:http://www.gdin.edu.cn/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
一、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的上线考生,优先录取为公费生;
二、第一志愿报考且入学总成绩(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排名该学科前三名的考生,取得学籍后给予奖励;
三、不论公费生还是自费生,学院都给予生活补助和研究经费;
四、在学期间表现优秀者可获得研究生年度奖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代码 |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拟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
序号 |
名称 | ||||||
030401 |
民族学 |
1 |
南方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 |
林伦伦等 |
20 |
(1)101-政治
(2)201-英语一
(3)701民族学概论
(4)801汉语与写作 |
1方向710语言学概论;
2方向711中国古代史;
3方向712区域经济学;
4方向713民俗学概论
注:同等学力者需加试714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和715大学语文 |
2 |
南方民族历史文化 |
刘付靖等 | |||||
3 |
南方民族社会与经济 |
单纬东等 | |||||
4 |
南方民族民俗文化 |
王 海等 | |||||
040108 |
职业技术
教育学 |
1 |
职业教育原理 |
刘合群等 |
20 |
(1)101-政治
(2)201-英语一
(3)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610职业教育学
注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统考科目,满分值为300分,该科目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下的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注2:同等学力者需加试611教育科研方法和612中国教育史 |
2 |
职业教育管理 |
陶 红等 | |||||
3 |
职业教育技术 |
董武绍等 | |||||
4 |
职业院校德育 |
罗海鸥等 | |||||
050106 |
中国现当
代文学 |
1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
邝邦洪等 |
20 |
(1)101-政治
(2)201-英语一
(3)720中国现当代文学
(4)810 文学综合考试(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欧美文学) |
721文学评论
注:同等学力者需加试722现代汉语和723中国文学史 |
2 |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评论 |
郭小东等 | |||||
3 |
中国现代文学 |
钟军红等 | |||||
4 |
中国当代文体研究 |
孙春?等 | |||||
071101 |
系统理论 |
1 |
大系统的优化、控制与仿真 |
陈潮填等 |
20 |
(1)101-政治
(2)201-英语一
(3)1、2、3方向考302数学二;
4方向考303数学三
(4)1、2方向考830高等代数;3方向831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4方向832管理学原理 |
1、2方向考733数学分析
3方向考734 C语言程序设计或
735计算机应用技术
4方向考736系统工程或737管理综合知识
注:同等学力者需加试(1)740计算机应用基础;
(2)74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或742计算机网络 |
2 |
非线性系统理论与应用 |
方捷
刘明学
肖黎明等 | |||||
3 |
信息系统工程 |
谢赞福等 | |||||
4 |
管理系统工程 |
陈潮填等 |
注: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人数为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年硕士生招生各专业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
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701 |
民族学概论 |
1、《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民族社会学概论》郑杭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
801 |
汉语与写作 |
|
710 |
语言学概论 |
1、《语言学概论》马学良主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
711 |
中国古代史 |
1、《简明中国古代史》(第三版),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史纲要》(上下册),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
712 |
区域经济学 |
1、《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区域经济学》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
713 |
民俗学概论 |
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
2、《民俗学》 陶立? 学苑出版社 2003年 |
714 |
民族理论
与民族政策 |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吴仕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
715 |
大学语文 |
《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
610 |
职业教育学 |
1、《职业教育学》刘合群等主编,广东高教出版社,2005年
2、《职业教育学》刘春生、徐长发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
611 |
教育科研方法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 |
612 |
中国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
720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朱栋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810 |
文学综合考试(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欧美文学) |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3、《外国文学史》(上、下册欧美文学部分)郑克鲁主编,高等教教出版社2006年版。 |
721 |
文学评论 |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722 |
现代汉语 |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三版)2002年版。 |
723 |
中国文学史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830 |
高等代数 |
《高等代数》(第三版),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831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
陶树平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业版)
(或同类教程) |
832 |
管理学原理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
733 |
数学分析 |
《数学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此为复试选考科目) |
734 |
C语言程序设计 |
《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张基温,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其它版本的《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程及习题参考书) (注:此为复试选考科目) |
73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注:该复试选考科目考试无指定参考书目,偏重软件开发技术。 |
736 |
系统工程 |
《系统工程》(第三版),汪应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此为复试选考科目) |
737 |
管理综合知识 |
注:该复试选考科目考试无指定参考书目 |
74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同类教程,偏重应用基础及数据处理能力。 (注:此为同等学力者需加试科目) |
74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此为同等学力者需加试选考科目) |
742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或同类教程。(注:此为同等学力者需加试选考科目) |
以上信息如有与教育部下达的2010年招生文件不一致之处,以教育部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