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 我校于1958年创立了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防特色学科申报。本学科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2019年,计算机科学学科ESI(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一,全球排名第28位。目前已经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和软件工程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并拥有2015年中央网信办首批批准的两个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之一,建设有移动互联网安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基地、科技部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信息感知技术的重要支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本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传统优势学科,现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授2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建设有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其中有多位专家分别在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97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组、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等机构任职,并有多位专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会评专家。 本学科研究方向稳定、科研经费充足。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武器装备预研项目等课题,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本学科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网络与系统安全、计算机外部设备、大规模数据处理、计算智能理论与技术、计算生物信息学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校于1958年创立了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该学科始终坚持以科技前沿和国家、国防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成为我国军民两用计算机基础理论、系统和安全等领域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技术开发的重要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位列全国前10%。本学科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根据2019年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ESI(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排名数据所示,全球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前1%的机构总数为445所,我校计算机科学学科(ComputerScience)位列第28位,继续稳居全球排名前1‰,排名率为0.629‰。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6,在西部地区高校中名列第1。 本学科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智能视觉、智能感知与计算、类脑智能与机器学习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富有特色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研究方向。 本学科研究方向稳定、科研经费充足,建设有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信息感知技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平台,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视觉计算与协同认知等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影像处理与安全传输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