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陕西省 院校隶属:教育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院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物理学
专业介绍:

无线电物理

无线电物理是物理学同电子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从物理角度研究无线电和电子技术问题,涉及通信、雷达、导航、遥感和环境科学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本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西北地区工科院校中最早具有理科博士点的学校之一),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排名位于全国同类学科前列。本学科依托无线电物理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工业环境试验与观测网西安电波观测站,紧密跟踪目标与环境电波特性研究国际前沿,以复杂环境中的电波传播和电磁散射、雷达目标与环境特性和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硕士生导师14人。本学科与中电集团、航空、航天、兵器集团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单位长期开展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5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700余万元,在IEEE-APIEEE-GR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本学科研究生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主要在中电集团和航空、航天和兵器等相关研究院所、国内知名的通信公司进行研究工作,还有一部分在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光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学科具有博士点、硕士点。研究方向主要有目标与环境光学特性、复杂结构的光散射与粒度分析、光学测量与诊断技术、光信息处理、自动测量控制与信号处理等。近5年,承担和完成了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及国防预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自然科学奖1项;获发明专利5项,在Physics ReportsOptics ExpressPhysics ReviewIEEE-APJOSA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400篇,年均科研经费约400万元;与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等各研究所建立了密切合作伙伴关系。光学学科以光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为主体,光学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合理地配备人员,形成多个不同研究方向、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目前有教授7名,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教师占80%。博士学位占80%,硕士以上学位占95%。此外,与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10余人。研究生就业率达98%以上。

等离子体物理

本学科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科技预研等国家及部委重点项目多项。在等离子体的形成、等离子体与固体材料的相互作用、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与信息处理、等离子体中电波传播与闪烁特性、非相干散射电离层形态、电离层加热和电离层模式预报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大面积分布式ECR等离子体和国内第一台ECRVCDECRRIE工艺设备,加工精度达到0.1微米。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如Phys. Review, IEEE Trans.Antennas and Propagat.、中国科学上发表多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是在我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陆续设立的半导体技术、固体物理、无线电物理、电子材料、光学工程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2005 年申请批准获得硕士授予权。我校凝聚态物理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并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强大支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学科涉及的本科专业有应用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等。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设计、低维半导体、超硬材料、全息超导理论、高压物理、纳米器件设计、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物理、第一性原理计算、材料光学等。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办学条件优越,科研经费充足,拥有良好的实验设施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主要在国内大型通讯公司、互联网企业以及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