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河南省 院校隶属:河南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
专业介绍:

 

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

       该学科是在兽医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将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和遗传性疾病结合起来设置的二级学科。目前,可开展生物活性分子的筛选、表征与工业化制备、生化反应工程、分子遗传与抗病育种、微生物应用研究。该学科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兽医学的学科内涵,可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提供研发平台,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企业等单位培养高级专业应用性人才,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该学科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

       1.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在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建立了动物源性抗菌肽分离、纯化、特征分析技术及活性检测方法,研究了牛和鸡血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源抗菌肽的分离与纯化技术,创建了高通量表达抗菌肽的串联基因表达方法。

      (2)利用功能性生物活性分子编码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或标记基因,在猪瘟全长cDNA的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构建了猪瘟标记基因工程疫苗株,建立了鉴别猪瘟强弱毒株的多重RT-PCR方法。对奶牛γ-干扰素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

       2.动物分子遗传与抗病育种

     (1)在分子遗传病的分析、电子仿真与应用方面形成了显著的科研优势和特色,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研究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改进了多元回归关联分析法;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研究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建立了由表型和基因型关联分析的神经网络仿真模型,对样本容量、学习速率和输入神经元数对神经网络预测能力的影响研究,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表型值预测。

      (2)系统地研究了动物的抗病性基因——非特异免疫系统的CC、CXC型细胞因子基因、抗菌肽及溶菌酶基因、补体系统的CD59基因、细胞凋亡系统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基因,阐述了这些基因在抵抗细菌及病毒入侵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了它们在动物育种方面的意义。

       该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

       五年来,学科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7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0部,获得科研成果10项,申请专利2项。

        该学科具有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性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重要的科研平台。其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保证本方向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本学科先后获得河南省创新型科研团队、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