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陕西省 院校隶属:教育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研究生院

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个科工局科技创新基地,10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基地、29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基地,2013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先后牵头承担了“973”、“863”、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2013年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在认知雷达、移动通讯、网络信息安全、高功率微波集成器件、智能计算、大型天线机电耦合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2012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21项。2014年,学校牵头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位列行业产业类第一,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与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西安、广州、青岛、重庆等地方政府开展深入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公司建立66个联合实验室,基本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合作创新发展格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