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重庆市 院校隶属:重庆市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我校2012年共有18个院系所(实验室)招收硕士研究生

001  基础医学院
002  临床学院
003  第二临床学院
004  儿科学院
005  口腔医院
006  附属永川医院

007  检验医学院
008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009  药学院
010  生物医学工程系
011  中医药学院
012  信息管理系
013  实验动物中心
014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015 生命科学研究院

 016  护理学院

017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018 附属大学城医院

重点实验室

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基地一览表

序号

   

  

1

超声医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重庆市啮齿类实验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市科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重庆市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重庆市刑事侦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重庆市高校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市教委工程中心

7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重庆市超声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11

超声医学工程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市科委重点实验室

12

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13

感染病研究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14

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15

儿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16

神经生物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17

脂糖代谢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8

认知发育与学习记忆障碍转化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19

超声医学工程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能力提升建设)

市科委示范平台

20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市教委重点实验室

21

儿科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22

生物医学工程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23

临床检验诊断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24

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25

神经病学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26

传染病寄生虫病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市卫生局重点实验室

27

神经病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28

普外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29

肝胆外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30

妇产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31

儿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32

超声分子影像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

可授予的学位

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科门类
代码及名称

一级学科
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是否博士点

03
法学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7
理学

0710
生物学

071001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

 

071003

生理学

 

071004

水生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8

发育生物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

生物物理学

 

0777
生物医学工程

077700

生物医学工程

0778
基础医学

0778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077802

免疫学

077803

病原生物学

0778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77805

法医学

077806

放射医学

0779
公共卫生与
预防医学

0779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0779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779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779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077905

卫生毒理学

 

077906

军事预防医学

 

0780
药学

078001

药物化学

 

078002

药剂学

 

078003

生药学

 

078004

药物分析学

 

0780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78006

药理学

08
工学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10
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02

免疫学

100103

病原生物学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方向)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生方向)

100105

法医学

100106

放射医学

1002
临床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2

儿科学

100203

老年医学

100204

神经病学

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10

外科学

100211

妇产科学

100212

眼科学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

肿瘤学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

运动医学

100217

麻醉学

100218

急诊医学

100221

☆全科医学

1002z1

☆牙医学

1003
口腔医学

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1004
公共卫生与
预防医学

 

 

 

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03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04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05

卫生毒理学

 

100406

军事预防医学

 

1005

中医学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

方剂学

 

100505

中医诊断学

 

100506

中医内科学

 

100507

中医外科学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

中医妇科学

 

100510

中医儿科学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

针灸推拿学

 

100513

民族医学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7
药学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2

药剂学

 

100703

生药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

药理学

1009
特种医学

100900

特种医学

 

1011
护理学

101100

护理学

1072
生物医学工程

107200

生物医学工程

1074
公共管理

1074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
管理学

1204
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10
医学

1051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105101

内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5103

老年医学

105104

神经病学

1051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51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1051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09

外科学

105110

妇产科学

105111

眼科学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学

105113

肿瘤学

105114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5115

运动医学

105116

麻醉学

105117

急诊医学

105126

中西医结合临床

 

105127

全科医学

 

1052
口腔医学硕士
(
专业学位)

105200

口腔医学硕士

 

1053
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

105300

公共卫生硕士

 

1054
护理硕士
(
专业学位)

105400

护理硕士

 

1055
药学硕士
(
专业学位)

105500

药学硕士

 

12
管理学

1252
公共管理硕士(MPA 专业学位)

125200

公共管理硕士

 

    注:二级学科名称前加“☆”标识为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学生人数

 
已培养研究生总数
10784人
博士研究生
1332 人
硕士研究生
9372人
博士后
80 人
在校研究生总数
5118人
博士研究生
464人
硕士研究生
3878 人
留学研究生
43 人
其他研究生
(高校师资、在职申请博、硕士学位、校内外课程班)
733 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