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长沙矿山研究院)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位于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下、湘江之畔。长沙矿山研究院是我国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研究的重点专业技术研究院,具有专业配套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工程配套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影响面广等特点,在我国金属矿床开采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我院已成功完成从传统的科研型院所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
主营业务
我院是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研究的重点专业技术研究院,主要业务涉及金属矿产开采、海洋采矿、矿山装备、矿山安全、矿山设备检测检验、新能源、民用爆破等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建筑机械 、新能源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化;以及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信息与自动化控制工程,爆破工程,矿山工程设计与工程总承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和评估,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业务。专业配套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工程配套能力强、科研成功丰硕、影响面广。科研及产品业务范围涉及有色、黑色、黄金、化工、建材、煤炭和资源开采、冶金及建筑等行业,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
人才及资源优势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我院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自身特色的、拥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和技术攻关能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科研人才队伍,这群追求卓越的科研人员不仅能出色完成“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更能长期深入矿山企业生产中,为矿山企业完美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院现有员工8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1人、高级技术人员14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16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7人;国家级杰出工程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安监总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专家9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才18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0人;历年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4人。为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技术人才,我院还拥有采矿和机械两个硕士点。此外,国家级的“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部级的“国家有色冶金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安全生产长沙矿山机电检测检验中心(甲级资质)”等机构先后落户我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大量的科技成果奠定了我院金属矿床开采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如此,我院还取得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地质灾害设计、施工和评估资质、冶金行业(冶金矿山工程)专业乙级工程设计、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等资质,着力为矿山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此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矿山数据库、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中国采矿信息协作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也挂靠在我院。由于在矿业技术方面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我院还主办了《矿业研究与开发》和《采矿技术》两份国家矿业科技期刊。
专利成果
至2016年底,我院在所属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851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奖科技成果605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奖励6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国务院重大装备奖3个、国家科技大会奖2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1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74项。这些科技成果及专利已在工程建设、机械、有色、冶金、煤炭、黄金、电子等行业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我院生产的各种产品及设备等出口至亚欧等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良好的信誉、可靠的质量和技术优势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一致认可。“求实创新、质量第一、诚信服务、持续改进”是长沙矿山研究院对社会和客户的质量承诺。目前,长沙矿山研究院正立足于五矿集团的广大平台,依托我院长期积累形成的研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在矿业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与工程总承包、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业务这条专业化道路上,做精做强做优,树标杆品质,创金字招牌。
学校简介
长沙矿山研究院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研究的重点专业技术研究院,具有专业配套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工程配套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影响面广等特点,在我国金属矿床开采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业务涉及金属矿产开采、海洋采矿、矿山装备、矿山安全、矿山设备检测检验、新能源、民用爆破等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新能源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化;以及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信息与自动化控制工程,爆破工程,矿山工程设计与工程总承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评估,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业务。科研及产品业务范围已扩大到黑色、黄金、化工、建材、煤炭和石化等行业。
本院拥有一支有较高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水平、实践经验丰富、能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际合作任务和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队伍。全院现有员工814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42人,高级工程师96人,工程师177人,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163余人,还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专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共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