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黑龙江省 院校隶属:黑龙江省

科研条件

科研条件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简介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60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和1964年成立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79年建院。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高地、高端新型智库和培育时代新人人才基地建设。院内设有17个研究所、7个处室及文献数据中心、学习与探索杂志社、研究生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在省内13个市地设有分院。全院现有科研人员18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2人,国家级、省级各类专家60余人,在校研究生200人。

研究所设置为:历史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文化和旅游研究所、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犹太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地方发展环境研究所、边疆发展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依托,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科及领军梯队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世界史、政治学、社会学学科入选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拥有政治学理论、东北史、社会学、俄罗斯经济、俄国史、科学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学、东北地方文化史、亚太经济、中俄关系史、渤海国史、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区域经济学、工业经济学、黑龙江流域文明、旅游经济学、行政学、城市社会学、民族问题理论、发展经济学等20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办有《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社会科学》《西伯利亚研究》《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民族丛刊》等公开发行期刊和《要报》《信息专报》等内部刊物,其中《学习与探索》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979年开始招生,是全国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五家地方社科院之一。40年来,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特色日渐鲜明,社会影响力日趋增强,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社科研究机构教育基地。

研究生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优质特色的办学模式,追求办品牌研究生教育目标不动摇,逐步形成了自身发展优势:(1)学术名家荟萃,师资力量深厚。名师出高徒,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人才的保障。研究生教师队伍中,形成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人员为主体、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博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为补充的格局。(2)学科设置别致,现实属性突出。学科设置蕴涵着学术研究的重点与方向、优势与特长。我院研究生教育学科的设置,与社科院功能定位相结合,与研究优势和重点相结合,有别于高校等机构,突出了服务社会的属性,形成了优势与特色兼备的学科设置。几十年的探索实践,逐步打造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共有政治学、世界史、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中国史、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为培养社会亟需的“对口”人才奠定了学科基础。(3)教学科研相济,知识能力兼顾。为社会培养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在研究生教学中,一方面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更注重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在导师的精心组织下,通过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社会问卷调查、深入基层调研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4)发挥特色优长,供需两侧紧扣。探知人才成长规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终有所成。建院以来,我们共招收1000多名研究生,已毕业800多人。其中有80多人留院工作并成为专家学者、骨干中坚;100多人考取博士进一步深造;在各级党政部门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100多人;在高校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0多人;在国有企业、大型民企、外企中担当骨干人才的达数百人。社会需求和社会实践证明我们已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学之路。

在喜迎招生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