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北京市 院校隶属:北京市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成立早、规模大、专业领域全的国家级科技研发机构,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我国农业机械及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机构。


中国农机院现有3个专业学科,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1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学科2个。学科致力于农牧业机械技术装备、农产品与食品加工技术装备、能源与环境技术、信息与智能技术、材料与制造技术等专业领域研究。十三五以来,中国农机院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50多项,科技投入经费超过10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56项,其中国家奖3项。


中国农机院始终秉承推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1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饲草料生产科技创新联盟等国家级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重大战略起草的依托单位。中国农机院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支撑的产品技术开发,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支撑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支撑的产业化制造和行业服务,形成涵盖应用基础研究、技术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及行业服务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机行业在用产品80%以上的技术源自中国农机院。


中国农机院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现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46人。其中,国家级高端人才9人,国家“杰出工程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农业农村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1人,国际学术组织负责人(CIGR)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2个。此外,拥有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260余人,壮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导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师资资源基础。


新时期,中国农机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和“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建设农业机械原创技术策源地,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


学校简介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成立最早、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的唯一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农机院作为国务院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我国农业机械及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机构。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院士导师2名,国家科技领军人才9名,国家“杰出工程师”3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6名,国家农业部岗位体系专家5名。

中国农机院始终秉承推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和“播种绿色、收获健康”的发展愿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饲草料生产科技创新联盟等国家级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重大战略起草的依托单位,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周边环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