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董事长
应雄,研究员,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创始人;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浙江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2023年7月,任浙江万里学院董事会董事长。
校长
林志华,男,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部)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贝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已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20余项重点研究课题,培育出国家水产原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水产新品种3个,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编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4)、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08)和重点资助人才(2012)等。
2023年7月,任浙江万里学院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党委书记、副校长
蒋建军,男,教授。2005年4月起任校党委副书记、12月起兼任副校长。2014年8月起任校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负责老干部、 教育基金会等工作。联系组织部、 统战部 、宣传部。
副校长、党委委员
马建荣,男,研究员。2016年5月起任副校长。负责本科教学、本科招生、实验室建设、体艺、继续教育等工作。统筹高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联系教务部。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王伟忠,男,博士,教授。2016年5月起任校党委副书记,2022年7月起兼任副校长。负责学生事务(团学)、安全稳定、就业创业、校友会、回龙校区管理等工作,协助开展干部工作。联系学生工作部。
纪委书记、党委委员
孙斌,男。2019年3月起任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纪委书记。主持纪委工作。协助开展审计工作。联系纪检监察室。
副校长
陈建革,男。2018年4月起任副校长。负责校园安全保卫、信息化、后勤保障与服务、基本建设、公共卫生等工作。协助开展老干部工作。联系校园建设管理部、文献与信息中心。
副校长、党委委员
杨震峰,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21年7月起任副校长。负责科学研究、校地合作、研究生日常教育等工作。联系科研处、研究生处、校地合作处(资产经营公司)。
副校长
徐立清,男,研究员。 负责规划发展、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统筹海外校区的建设与发展。联系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国际事务处。
秘书长、党委委员
王福银,男,副研究员。负责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管理等工作。协助开展学校综合事务管理、沟通协调学校董事会相关事务等工作。
党委委员
朱邦相,男,副研究员。负责组织、统战等工作,协助开展人才工作。
财务总监
张剑青,女,高级审计师。开展财务计划与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联系计划财务处。
学校简介
浙江万里学院由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是一所具有73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经历过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被教育专家誉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
2004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2005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并成为试点单位联盟理事长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7年,成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在德国汉堡设立浙江万里学院海外校区;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地处宁波,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钱湖、回龙、宁海、高新、海外等校区。校园风景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获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创新办学20多年来,学校已经成为一所文、经、管、理、工、农、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现有商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外语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华美生命健康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国际学院、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54个招生专业,国际商务、生物与医药、工程管理3个学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万多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现有教职工1400余名,拥有高级职称教师近600名,包括中科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省高校教学名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学校拥有国家教学团队、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省高校创新团队、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等。
学校拥有省重中之重学科、一流学科、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等75个省级平台;拥有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4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7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近两年,在浙江省分层分类评价多科性教学为主型高校中位居前列。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01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54个平台项目。
建有生物工程省A类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B类一流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法学、新闻传播学、设计学等8个市重点学科。强化学科特色化发展,拥有生物与医药、工程管理、国际商务等3个学位点,建立了一批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科研创新平台,形成了一批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为代表的行业应用成果,2018年、2020年两度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校政企协同,产科教融合。学校成立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宁波知识产权学院等11个行业特色学院,其中获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宁波市级行业特色学院3个;获批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旨在为行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对行业的有力支撑,从而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拥有全国首家“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首届理事单位”“教育部首批创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浙江省创业型大学试点高校”,在2019年创业时代网“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中位列第28名。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数据公布,我校学生毕业三年后创业率达到8.21%,居全省前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综合素质满意度平均分92.79,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营造浓厚国际化氛围。近年来,学校相继成立“捷克语言文化交流中心”、“丝绸之路商学院联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创新平台”、“一带一路语言学院”。与美国、英国、日本等30余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8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辟交换生、海外学习、2+2双学位、本硕连读等各种类型的学生国际交流学习项目。每年近400余位学生分赴合作院校进行学习交流,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内涵式发展,社会声誉日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万里学院的报道达3000余次。
学校坚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服务型的办学追求、创业型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征,恪守“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弘扬“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万里精神和“自强不息、恒志笃行”的校训传统,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以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着力形成以产科教融合、校政企协同、国际化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四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周边环境
宁 波
宁波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国大陆综合发展水平前15强中心城市,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宁波人杰地灵,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宁波籍两院院士众多,包括谈家桢、路甬祥、童第周等著名科学家。
宁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有全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历史悠久加以新兴的气息滋养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宁波以其卓越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